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。 欢迎投稿:邮箱724922822@qq.com 客服电话:025-86163400 18061633398

5月全球动力电池:LG新能源尽显颓势

5月LG新能源尽显颓势
2022-07-08 14:51 来源: 编辑:网易汽车 浏览量:0

5月,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迎来复苏,各大电池厂商装车量纷纷上涨。根据韩国SNE Research数据显示,5月全球动力电池总装车量为33.7GWh,同比增长58.4%,环比增长24.35%。

其中,宁德时代以11.4GWh的装车量,依旧占据龙头首位;比亚迪守住了榜眼,以4.2GWh的装车量,和LG新能源并列第二;其余排名不变,只有亿纬锂能取代了蜂巢能源的位置,成功挺进前十。

不难发现的是,在全球动力电池企业排名中,除了LG新能源同比下滑24.8%之外,其余电池厂商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上升。而比亚迪虽然环比下滑2.33%,但依旧排名在第二位,很是稳定。

换个角度思考,如果4月份数据,映射的是疫情特殊情况下的动力电池市场,那么5月份的数据,就足以证明“头-肩-腰”三明治般的市场格局已然形成。

宁德时代、比亚迪为首,占据头部市场;LG新能源、松下、SK On、三星SDI,占据肩部市场;中创新航、国轩高科等中国二线电池厂商,则在腰部市场轮转。

当这种大格局分布基本确定,那么接下来的变数,大概率只会在个别的动力电池企业之中,才能产生。

最新数据显示,1~6月,比亚迪累计销量达到了641,350台,同比增长314.9%。

如此强劲的汽车销量,间接保证了其电池业务的装车量。如果特斯拉采用刀片电池的传言为真,那么开启电池外供之后的比亚迪,将会成为动力电池市场上最大的变数。

然而另一方面,在中国二线电池厂商的奋力追赶下,属于日韩电池厂商的考验,也将正式开始。

韩系电池,陷入“左右为难”

据SNE Research数据,排名第6的三星SDI与排名第7的中创新航,两者之间仅仅相差0.1GWh的电池装车量。如果按照此时中创新航的势头推算,超越三星SDI,似乎也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。

这种情况发生的背后,除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中国企业的强劲赋能之外,更与日韩电池厂商此时的处境有关。

日前,据外媒爆料,LG新能源将重新考虑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造工厂,原因是项目成本增加,以及复杂的经济环境。

LG新能源表示,鉴于美国“前所未有的经济条件和投资环境”,公司目前正在考虑其它投资选择,因建设成本增加,以及对电池需求减弱的担忧,公司决定重新考虑该项目。

另有知情人士透露,LG新能源将在与客户协商电池成本上涨之后,才会做出在亚利桑那州建厂的最终决定,预计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。而LG新能源与通用汽车在田纳西州和密歇根州的合资工厂,仍计划继续推进。

无独有偶,据外媒消息,SK On与福特在田纳西州斯坦顿的新建合资工厂,其支出计划也将推迟3个月。

据了解,该合资电池工厂是福特与SK On计划新建的4座工厂之一,原计划建设17条生产线,规划年产能43GWh,2025年投产。

而此时支出计划的推迟,必然会拖慢整个工厂的建设进程。福特和SK On的合资公司,也已经通知相关供应商,在8月份之后提交报价请求。

尽管支出计划的推迟原因未知,但可以得出的结论却是:美国市场是一块诱人的蛋糕,只不过这份美好之后,正隐藏着不少的陷阱。

面对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大潮,以及美国市场大背景下,韩国电池厂商想要获得一些东西,就不得不“于左右为难之际,行左右逢源之事”。

而同样的问题,放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身上,肯定也不会有任何改变。好消息是,除了美国市场之外,欧洲市场也已经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,这里的蛋糕更诱人。

欧洲市场,加速供应链构建

“2035年,欧洲将全面禁售燃油车,包括混动车型。”

今年6月初,欧洲议会正式通过了“禁售燃油车”议案。尽管整个过程略显曲折,不少国家也站出来反对这项“一刀切”的减碳政策,但必须承认的是,欧洲已经因此率先进入到燃油车时代的倒计时。

新能源市场、国际形势复杂多变,提前十多年设立的政策主线,很难说不会出现问题。

但换个角度来看,政策支持下的纯电汽车,必然成为接下来欧洲车市的主旋律;连带着相关的电动汽车产业链,也将会因此迎来新一轮的升级、重建。

根据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Clepa统计,全欧盟范围内大约有50万个就业岗位与内燃机产业链挂钩。所以,当整个欧洲社会向着电动化转型,至少会有50万个就业岗位,亟待消化。

那么此时此刻,动力电池供应链的构建,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将新能源汽车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,还是为了创造出更多的岗位,以解决掉工人们的就业问题。

显而易见,欧洲市场已经意识到动力电池供应链的重要性。

欧洲电池联盟(EBA)曾经推出过一项计划,目的是为了能够在2030年之前,采用欧盟成员国的电池产品,以满足90%的市场需求。而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,欧洲本土动力电池势力,也已经有了抬头趋势。

近日,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开始向车企供货,并成为第一家向汽车厂商提供动力电池的欧洲企业。Northvolt表示,公司已经从大众、宝马、沃尔沃,以及极星等车企手中获得超过500亿美元订单,并将在今年余下时间进行产能扩产。

而除了Northvolt之外,瑞典Northvolt、法国Verkor、英国Britishvolt、挪威Freyr、挪威Morrow、意大利Italvolt、塞尔维亚ElevenEs等欧洲本土电池企业,也都在加快动力电池产能建设,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势。

虽然从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的角度来看,中日韩三家的格局已经固化。但结合地缘政治、战争、疫情等多方面因素,欧洲市场对于动力电池本土供应链的布局,正变得愈加重视。

去年6月,欧盟非政府组织运输与环境联合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,欧洲现有电池项目中已建设,或者正在建设的超级工厂总数达到了38个,预计总年产量可达1000GWh。

而宁德时代、LG新能源、国轩高科、三星SDI等中韩电池企业,也都盯紧着这块巨大的蛋糕,纷纷在欧洲地区,大范围开建动力电池工厂。

毫无疑问,对于中日韩电池厂商来说,最重要就是抓住时代的机遇,于争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激流勇进。而站在欧洲的角度来看,动力电池本土供应链体系的重建,亦是重中之重。

动力电池市场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,竞争、变数才是接下来的主旋律。那么在中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重重包围下,欧洲本土动力电池势力,会有机会崛起吗?

我想,答案是肯定的。

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163.com/dy/article/HBKOU3HL052787B0.html
江苏苏讯网客服:025-86163400
【责任编辑:陆超】

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江苏苏讯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,请致电025-86163400 ,联系邮箱:724922822@qq.com。